48日上午,我校第二次研究生事务联席会议在红楼会议中心201室召开。我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熊思东,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郎建平,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袁晶,研究生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学院(部)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与科学研究,会议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宁正法主持。

宁正法指出,继首次研究生事务联席会议成功召开后,这一旨在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维护学生主体地位的初步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研究生反映的各种问题对督促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落实,指导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完善起到了切实的作用。在前期广泛征求各学院(部)研究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次会议的专门议题。

各学院(部)研究生代表对我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与科学研究,积极发表了前期收集的各院(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就我校国际交流奖学金的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细则及实施、研究仪器更新与管理、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课题过程管理、研究生培养体系与课程设置、研究生对口就业及就业信息发布等,与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并提出相关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熊思东副校长耐心细致、坦率地回答了各学院(部)研究生代表所提问题。他指出研究生事务联系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反映问题和传递信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气氛,学校不是一言堂,我们的研究生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另外,他还说到,国际化办学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我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措施。目前,我校每年约有600万资金用于奖励研究生出国留学。未来,学校希望35%的学生在校期间有相关出国、出境的经历,形成学校资助、学科支撑、导师支持的模式,实现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推动新时期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关于研究生提出科学研究以及发表科研成果等问题,熊思东副校长表示,希望各学院(部)能借鉴研究生事务联席会议的沟通模式,倡导导师积极参与,由学院(部)构建信息沟通、成果推荐机制,支持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创新研究,共同发表科研成果。

郎建平指出学校倡导师生治学。广大研究生在求学期间,不仅要做好科学研究,提升专业素养,更要学会与导师、与学校有关部门平等对话、和谐沟通,完善作为社会人的自我成长。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蔡远利在回答有关我校研究生留学基金问题时介绍,以优势学科为先导,我校留学基金已启动短期和中长期留学项目。此外,在国际化办学的推动中,我校引入大量海外导师和国外留学生。通过事务联席会议的交流,学校希望深度了解研究生深造需求,扩大学生受益面,特别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鼓励大家出国留学,拓展视野。

本次事务联席会议的召开,对教育收费制下我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开展国际间研究生学术交流及科研成果的发表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